對于多相催化來說,搞清楚反應條件下的催化劑的結構一直是研究者們非常關心的話題。如果能夠在原子或分子層面對反應條件下的催化劑結構有一個了解,那對于理解催化現象、設計催化劑將會非常有幫助。常規的譜圖表征手段,如X射線衍射(XRD)、拉曼光譜(Raman)、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X射線吸收光譜(XAS)等,往往需要對譜圖進行分析來間接地得到結構信息。不可否認,這些手段非常重要而且可以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但是,這些手段在催化體系結構分析中存在一個“通病”——提供的是整個樣品的宏觀信息,是樣品結構的“統計”表現。而我們知道,催化反應實際上是在納米尺度甚至是亞納米尺度上發生的,而且多相催化體系往往都存在不均勻性。也就是說,少部分位點貢獻了大部分的活性。如此一來,如果只能從宏觀層面獲得催化劑的結構信息,真實的活性位點信息往往就會被很多“噪音”所湮沒。并且,面對一條條“冰冷”的曲線,研究者也無法對催化劑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因此,隨著傳統譜圖技術的逐漸完善,圖像化的表征手段就變得越來越受重視。最近幾年,各種原位的成像技術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技術。其實在X-MOL之前介紹Haldor Topsoe的文章里(點擊閱讀詳細),也曾提到原位TEM技術對研究基礎多相催化問題的用途。本文將簡要的介紹原位TEM技術的原理,并結合一些例子談談原位TEM技術對研究多相催化的意義。
TEM對于催化研究者來說是很熟悉的工具,可以給出固體催化劑在原子尺度的結構信息。最近幾年,球差矯正的TEM更是讓催化研究者很清楚的看到了自己樣品中原子如何排布。因此,最近幾年興起的“單原子催化劑”多借助球差電鏡來進行表征。一般來說,TEM都是在高真空的環境下工作,因為電子束需要在真空環境中加速從而保持準直性。如果有氣體存在,那么電子就會在腔體內和氣體分子作用,發生散射,分辨率也就隨之降低。因此,“如何在TEM中通入氣體”這個工程上的難題成了發展原位TEM技術的一個障礙。
解決在TEM中通入氣體的第一個方案是采用多個泵將通入TEM設備中的氣體快速有效地抽離出去,僅僅讓樣品的周圍區域存在反應氣體,而整個的電鏡腔體中大部分區域保持較高真空度(電鏡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還有一個思路是采用特殊的樣品槽,利用對電子束透明的Si3N4作為窗片材料,然后就可以在樣品槽(chip)的狹小的空間內創造出1個大氣壓甚至更高的壓力。同時,這樣的設計就可以避免氣體進入電鏡腔體中。雖然Si3N4相對于電子束來說可以算是透明,但是幾十納米厚的Si3N4窗片還是會對TEM的分辨率產生影響。一般來說,在使用了Si3N4窗片的情況下,TEM就很難得到原子級的分辨率了。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找試劑”的所有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找試劑所有。如需轉載請與4008-955-95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 載使用時須 注明來源“找試劑”,違反者本網將追究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3.本網評論版權中各網友的評論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的觀點或立場。2019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23家化工企業14家醫藥企業上榜?。ǜ酵暾駟危?/a>
2019-08-02 14:03:04西隴集團成員——上海西隴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精彩亮相BCEIA 2015
2019-08-01 15:44:06找試劑網 zhaosh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危化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滬(普)應急管危經許[2021]205431(F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