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參與的原子轉移自由基加成反應是實現烯烴雙官能團化的重要手段。這類反應由于反應條件溫和,具有高度的原子經濟性,是當前有機化學的研究熱點。傳統的原子轉移自由基加成反應只能實現鹵素原子的轉移,含硫官能團的轉移尚未實現。近日,山東大學佟振合院士金屬有機與光催化團隊的徐政虎(點擊查看介紹)課題組通過金催化劑與光氧化還原催化劑的協同策略實現了包括硫三氟甲基、硫烷基、硫芳基在內的多種含硫官能團高度區域選擇性和立體選擇性對烯烴轉移加成。
文6-1.jpg
文6-2.jpg
研究人員對反應的普適性進行了探索,反應不僅可以有效作用于芳基端烯,對非端烯、環狀烯烴也能以較高的收率得到目標產物,且反應的非對映選擇性非常好,這在傳統的自由基反應中是很難做到的。研究發現順式和反式β-甲基苯乙烯可得到相同的產物,說明兩個反應可能經歷了相同的芐基自由基中間體。
為了對反應機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作者進行了一系列控制實驗和自由基捕獲實驗:反應體系中加入二苯乙烯,以較高的收率得到了二苯乙烯砜產物,證明反應體系中生成了苯磺酰基自由基;他們還利用當量的金催化劑參與反應,能夠分離得到IPrAuSCF3物種,該物種可以由獨立合成反應確認,并且在標準反應體系中可以使用核磁共振氟譜檢測到該物種;采用當量的IPrAuSCF3試劑與能提供砜自由基的前體PhSO2Cl在光催化的條件下幾乎以定量的產率得到目標產物。這些實驗證明了IPrAuSCF3可能是反應的中間體,結合進一步的熒光淬滅實驗和瞬態吸收光譜等研究,作者推測是[IPrAu(I)]+淬滅了激發態的Ru(bpy)32+*,生成高活性的IPrAu(0)中間體與苯磺酰硫酯進行反應,并生成了中間體IPrAuSCF3,同時釋放出PhSO2?與烯烴加成,生成的芐基自由基氧化IPrAuSCF3得到Au(II)中間體A,并進一步被Ru(bpy)33+氧化得到Au(III)中間體B,還原消除得到目標產物同時實現Au催化劑的再生。該論文發表在Chemical Science 上,第一作者是山東大學的博士生李昊昱。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找試劑”的所有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找試劑所有。如需轉載請與4008-955-95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 載使用時須 注明來源“找試劑”,違反者本網將追究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3.本網評論版權中各網友的評論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的觀點或立場。2019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23家化工企業14家醫藥企業上榜!(附完整榜單)
2019-08-02 14:03:04西隴集團成員——上海西隴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精彩亮相BCEIA 2015
2019-08-01 15:44:06找試劑網 zhaosh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危化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滬(普)應急管危經許[2021]205431(FYS)